
傳統日本料理「和食」剛剛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但卻面臨在世界流行而本土勢弱的窘境。對此,日本料理大師村田吉弘說,致力於擴大「和食」在世界影響力的同時,不應忽略傳統飲食方式在國內的保護與傳承。
「和食」即傳統日本料理。村田是日本著名料理店第三代傳人,同時兼任日本料理學會理事長,在「和食」申遺過程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。他告訴記者,在對6,000個日本家庭展開調查後,發現孩子們評出媽媽做的最好吃食物的前三名分別是甜點、意大利麵和漢堡。「不僅前三名沒有提及日本傳統食物,甚至一些小朋友都不知道『和食』包括甚麼。」村田說,「與其說是孩子不愛吃,不如說是母親嫌做傳統食物費時費力」。
他認為,「和食」用油少、卡路里低,吃起來健康,在海外漸受歡迎,但日本人卻漸漸脫離「和食」,所以「申遺」的目的之一是希望保存「和食」文化,讓日本人重新認識其魅力,傳承給下一代。
對此,日本料理學會特別成立「日本食文化繼承與發展推進項目」,每年在京都大學和京都市內中小學校開展飲食教育講座,展示料理製作過程,致力於「讓正在消逝的健康飲食方式被重新認識」。
村田介紹,為吸引包括外國人在內的更多人學習日本料理,相關機構將舉辦更多交流和比賽,而且被列為綜合特區的京都已率先打破日本《入國管理法》限制,允許外國人在日本料理店工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